作者:高康平
由上市公司牵头发起产业基金,或参与产业基金运作,是近年大健康领域投资的一个热点。
该方式优势明显,对上市公司而言,以产业基金进行投资可分散投资风险,减少对上市主体业绩的影响;同时,产业基金投资一般围绕上市主体进行产业链投资,为上市公司后续发展提供了优质资源储备。
对于参与其中的专业资管公司和政府引导基金而言,实现了资金集聚和资源杠杆效应。故此,上市公司参与产业基金在近年备受热捧。
动脉网(微信号:vcbeat)梳理了2015-2017年医疗健康产业基金相关情况,试图从参与主体、投资领域、投资规模等角度解析医疗投资的逻辑与趋势。
数量微增,拟募金额同比增7成
我们统计了2015-2017年连续三年的产业基金数据,发现近三年上市公司发起设立或参与的产业基金数量基本持平,但拟募金额有较大波动。
2015年,上市公司参与医疗健康产业基金数为51支,次年为53支,2017年为55支。
以上数据表明,上市公司参与医疗健康产业基金的热情是连续性的,已成为了行业“常态”。
我们再来看产业基金拟募资金额变化的数据,2015年是983.5亿元,次年为452.4亿元,2017年为768.7亿元。图形呈现典型的“V”字形。
综合而言,上市公司在2015-2017年三年间,发起设立或参与了近160支医疗健康产业基金,拟募资金额超2400亿元。
一般而言,产业基金的募资金额并非一次到位,而是按照项目进展周期分批募集。
在2015年首期募集之后,产业基金开始寻找优质标的并进行投资,而这个释放期就在2016年。
一边对首期基金进行跟投,一边进行新一轮基金的募资,两相冲叠,造成2016年产业基金拟募资金额缩减。至2017年,募资规模开始回升,预计2018年拟募资金额将下降。这也是产业基金的周期性所在。
2017医疗健康产业基金数据解析
通过对相关上市公司公告及公开信息梳理,动脉网整理了2017年医疗健康产业基金数据,附表如下:
在详解2017年产业基金数据之前,我们先了解下产业基金概况。从广义上来说,基金指的是为了某种目的而集聚的一笔资金,医疗健康产业基金指的就是专为医疗健康产业的投资机会而设立的专门资管机构。
产业基金一般模式是,相关公司设立一独立的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基金管理公司,再成立一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合伙企业普通合伙人,其他参与主体作为有限合伙人出资。从参与主体上看,政府、公司法人、券商等都可以作为主要发起人或管理者。
基金运作流程一般分前中后三期,前期为管理人及出资人召集、出资及管理形式确定,中期为项目发现、项目决策、项目管理;后期则是退出和收益兑现,一般以上市IPO、并购、回购等方式退出。
当然,在基金运作过程当中,尚包括财务、法务、尽调等问题,这里不一一赘述。
以下我们重点分析2017年医疗健康产业基金的相关情况。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发起方是谁的问题。据我们梳理,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上市公司独资式。上市公司成立基金管理公司并将自有闲置资金注入基金管理池,一般这种基金体量都不大,所投的项目都与发起主体业务直接相关。比如上市公司佐立药业全资子公司佐立健康与关联公司佐立集团共同发起设立健康产业并购基金,其目的就是为了旗下郡安里项目的发展需要。
合资公司制。即专业资管机构和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等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并由该公司发起基金募集计划,资管机构和上市公司主体都认购一定的份额。丽都整形、乐普医疗与银杏资管的合作,瀚宇药业、维力医疗与中钰资本的合作属于此列。
合伙企业制。该业务模式的特点是多家上市公司和资管公司、银行、政府均作为基金的出资人,并且基金不同出资人之间尚存优先级、中间级、劣后级等差异。昌宏科技和深圳市引导基金、分享成长的合作,华润双鹤、汉威华德、国调基金、国新国同基金、国风投基金的合作属于此列。
合资公司制和合伙企业制均是通过有限公司、合伙企业的方式设立,其不同之处在于合伙企业普通合伙人的构成及决策机制上的差异,合资公司制参与主体较少,合伙企业制适用于多方参与尤其是有政府引导基金参与的基金,其组织机制、出资方式、决策机制等较为程序化。
另外还有资金出资方委托专业资管公司管理基金,或集团公司成立资管公司统一管理集团投资事务等方式。
从组织形式看,合伙企业制方式的基金更多,2017年此类基金数量为32支,合资公司制为11支,上市公司独资为6支,其他类型为6支。
虽然统称为医疗健康产业基金,但在具体投向上,不同基金还是有一定的差异性。一般有上市公司参与的基金会着眼于跟上市公司主体业务相关的领域,比如美年大健康募集了多期基金用于美年、美兆健康体检中心项目的建设。
有政府引导基金参与的项目多会与当地医药行业发展需求结合,比如深圳市引导基金瞄准精准医疗领域,安徽马鞍山安养资管、当涂县民聚创瞄准养老、生物医药领域。
另外,我们对比2015-2017三年医疗健康基金数据发现,政府引导基金或“国家队”参与医疗健康基金越来越多。在2015年仅有两三支基金有政府引导基金参与,到2017年约有10支基金与政府引导基金相关。这说明政府在转变财政投入方式,从过去的给地、给政策扩展到资金深度参与,对产业基金的认可度越来越高。政府参与产业基金能够主导基金的投向,有规划地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在医疗健康领域之外,此做法亦适用。
从基金发起规模看,5亿-20亿区间是产业基金最适宜的规模,此规模下可参与初创企业的天使投资,亦可参与战略性、财务性投资,覆盖范围广。
2017年披露的最大一支产业基金来源于三胞集团、中信银行合作的大健康产业基金,拟募资金额达200亿元,主投医疗、生物技术、健康养老等领域;国药一致、国药控股、中金智德参与的国药中金医疗产业基金拟定募资规模达30亿元,天亿投资、中孵创投、信文资本、华泰资管参与的嘉兴信文淦富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拟定募资规模达26.02亿元,瀚宇药业、中钰资本参与的翰钰医药产业并购投资基金拟募资金额达20亿元,拟募资规模亦排在前列。
这里我们还需要点名几个“明星”企业,他们参与医疗健康产业基金较多,模式也非常成熟。高特佳投资、天亿投资、中钰资本、金浦投资等是其典型代表。
另外一个方向是专投海外项目的相关基金,比如复星实业、Partners Innovation Fund II, L.P.参与的美国医疗项目基金,泰格医药子公司TG Sky investment Ltd 、TF Venture Capital Management Co. Ltd参与的境外成长期及成熟期企业项目基金等。
目前尚无2017年医疗健康基金参投项目的详细数据,但是据动脉网了解,部分项目在立项之时就已有意向标的,部分项目已完成了项目筛选和投资立项工作。
产业投资“双雄并起”
在政策、市场、资本、技术、消费等驱动之下,大健康产业的市场格局正在发生剧变,如何把握大健康产业的投资机会,需要对产业趋势有清晰洞察。
从“医改”的方向看,医保控费将持续推动以支付方为核心的付费体系改革,严控药占比,限辅、限注射剂等支付范围;分级诊疗逐步推行,家庭医生签约制度深度落地,专科医联体试点扩大;二次议价常态化,GPO采购、跨区域集采成为趋势;两票制与零加成持续推进,医药代表备案制建立,全面取消以药养医。
从市场结构看,医药工业准入门槛提高,小药企加速淘汰,医药工业增速回升;医药商业加速洗牌,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区域商业加速转型,第三方物流入场“搅局”;零售连锁率持续提升,处方外流新趋势催生药店PBM等新模式;第三方影像、检验等加速发力,向集团化发展,医生IP价值体现,推动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
另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将加速产业重构。可以看到“数字中国”战略的发布、人工智能国家队——百度、腾讯、科大讯飞智能平台的建立、健康医疗大数据发展火热。
所以在进行产业投资时,更需要强调“产融结合”,这也是健康医疗产业基金蜂起的原因。
除了健康医疗产业基金之外,专业投资公司也是医疗健康领域投资的重要力量。
动脉网对2017年医疗健康领域投资机构的相关数据也做了统计,大致情况如下:
对于资本而言,这是最好的时代,对于创业创新企业而言,这同样是最好的时代。产业变革需要资本助力,资本需要优质标的锚定赛道,二者互相作用,带动医健产业不断向前发展。
信息来源: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