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教授顾东风团队研究发现,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可显著降低国人癌症发生风险。健康生活方式包括不吸烟、保持健康体重、体力活动充足、限制饮酒、充足的豆类和蔬菜水果摄入及限制红肉摄入。结果表明,每增加一项健康生活方式,癌症风险下降约6%;同时,保持6项健康生活方式与不超过3项健康生活方式的个体相比,癌症风险将会降低17%。该研究成果于2月12日在线发表在《癌症》杂志上。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癌症正逐渐成为我国居民生命与健康的主要威胁。数据统计显示,2015年全球共有1750万人罹患癌症,死亡人数高达870万人。而我国癌症发病和死亡病例分别占到全球总数的21.8%和26.9%,我国因癌症死亡的人数已从1990年的150万人攀升至2015年的280万人。因此,关注生活方式对癌症风险的影响对于促进国民健康有重要意义。
据介绍,该研究基于我国南北方15省市、城乡居民中开展的3项大型前瞻性队列研究,共纳入10万余人,最长随访跨度17年,研究基线和随访调查均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由培训考核通过的专业调查员收集基本特征及生活方式等信息,并进行人体测量及生物样本采集。该研究采用统一培训、统一方案、统一质控的方法,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该研究提出的6项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参考了国际《饮食、营养、身体活动与癌症预防全球报告(2018)》和我国《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数据显示,我国大多数成人具备3—5项健康生活方式的比例占到83.4%,而不足3项或能保持6项健康生活方式的比例较低,分别为7.5%和9.1%。其中,男性6项生活方式指标全部达标的人数仅为4.79%,且男性中18.4%的癌症归因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对于肿瘤预防,尤其是男性的肿瘤预防具有重要作用。
此外,该研究还发现,健康生活方式对肺癌和结直肠癌的风险降低更为显著,而不吸烟、限制饮酒和体力活动充足这3项健康生活方式对癌症风险影响更大。顾东风表示,此项研究进一步强调了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尽可能多地保持健康生活方式,能够有效预防多种癌症的发生。该研究还为服务“健康中国”战略、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以及推进癌症防治提供了最新的中国人群证据。